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708|回复: 19

[景点线路] 千古第一村----江西乐安流坑村(摘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童 于 2012-9-14 14:26 编辑

                   千古第一村----江西乐安流坑村   (摘编)

     二00五年九月,受《光明日报》原“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一文的影响,我们一行四人前往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探访游览。
      流坑村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以董姓为群体的古村落,已有千年历史。那里明清时期的祠堂、牌楼、官宅、民居、庭院、戏楼、庙宇等建筑几乎原封不动,形貌无改。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已腐朽风蚀,斑驳碎离,是一个在还没形成旅游规模、完全商业化之时期,是游客们不失时机前往旅游欣赏的好地方。
      流坑村,地处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西南部,赣江支流的乌江上游之畔,距抚州城区136公里,离乐安县城38公里。村庄方圆3·61公里,坐落在一块美丽开阔的河谷上,四面群山拱挹,秀峰叠翠。乌江汇集其东南方的金竹、坪溪、招携、望仙等地的山溪之水,碧绿澄清,迤逦而来,自村东南流至村东北再转绕村而流,与村西长湖之水相连通,使流坑形成一个远有青山拥抱、近有绿水环绕的山水乡村佳境。乌江两岸古木秀竹,绵延十余华里,掩映着乌江之水向西北方的牛田流去,下经永丰、吉水入赣江。这是古时流坑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纽带。
      流坑村虽经千年沧桑,至今依然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及遗址。全村现有各类建筑近500座,其中有明清古建筑260多处,而且主要集中在村中心,布局井然。青砖灰瓦,昂翎翘宇的古建筑,在水光山色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素雅、古典壮观。村中楼坊馆宅,鳞次栉比,各具风貌;长街细巷,古老幽深,交错纵横;匾额楹联,书体齐全,端庄劲秀;雕塑绘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专家称,流坑是艺术的宝库、雕塑的殿堂、书法的海洋,是一座活的博物馆,是古村文化的经典,是我国古典民居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
      流坑是一个现拥有900余户4200多人的董氏聚居的大村庄。据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前国家副主席兼代主席董必武的先祖源自于此。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曾考察高度评价曰“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并挥毫题字曰“千古第一村”。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国务院正式将流坑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0一一年被国家旅游部门评为《中国最美潜力景区排行榜》之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之一。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00七年四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前往采访摄录为《千年古镇---流坑》,及有关电视台、报纸杂志社陆续采访,播映转载,轰动国内外,前往探访游览的人逐年增多,现正在作为重要旅游景点规划开发中,是人们欣赏山川秀色、田园风光、世外桃源、原始村落理想的旅游好去处。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童 于 2012-9-14 14:31 编辑

                      关于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的介绍
‎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现在,全村有1280户,5600人,耕地3572亩,山地面积53400亩,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建村(937-943),始属吉州之永丰县,南宋时割隶抚州之乐安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村子大都姓董,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据族谱记载,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他的曾孙董合再迁至流坑定居,成为流坑的开基祖。宋代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绍继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实在是难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 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 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 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 .7 米的花岗岩石柱, 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 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共计682方(处)。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面积近7万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流坑村是古村文化的经典,是我国古典民居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把她公之于众。此后多年,他又组织专家、学者到流坑考察、调查,撰写了《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考察》等著作。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相见恨晚”,认为流坑村“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同志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完全可以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来也可以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同年8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21处古建筑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流坑村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这些年来,我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流坑古村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工作。我们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制了《江西省乐安县流坑古村落保护规划》,对古村实行分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分级(省、县文物保护单位、精品建筑、一般保护建筑)保护,按上级要求完成了 33处省、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建档工作,并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文馆、秘阁校书祠、明斋绳武先生祠等重要古建筑的维修工作。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流坑村实际,制定了《乐安县流坑村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依法加强了对村中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坚持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古村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路子,采取思想教育、村民自治、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方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古村的各项工作。我们坚持开展合理利用,使古村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村中开辟了十二个景点为主要游览内容的半日游活动,办起了流坑文物陈列馆,推出了傩舞艺术表演、乌江漂流等旅游项目;修通了硬化路面公路,解决了进村难的问题;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解决了通讯差的问题;治理了村中环境,培训了导游队伍,组织了各种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流坑古村的文物保护和旅游业正在红红火火地发展。目前,我们正举全县之力,大手笔做好流坑古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流坑村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村里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同时在绕村而过的乌江的上、下游,还有雄、险、幽、奇的金竹瀑布,天然而成的石桥古寺;乌江两岸蜿蜒10余里的樟树林带,古木参天,环境优雅,是理想的度假好去处;乌江河水清澈见底,有急流,有险滩,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漂流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流坑—金竹”风景名胜区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流坑村正在成为一个美好的旅游胜地。乐安人民热忱欢迎各届朋友到流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更欢迎大家到流坑来施展宏图,开创新业,投入到流坑古村的保护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去!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童 于 2012-9-14 14:24 编辑

流坑旅游网

http://www.jxlalk.com/
                    

有关心、欣赏、旅游的网友请搜索   千古第一村  流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09:36
关于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的介绍
‎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 ...

现摘录部分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09:36
关于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的介绍
‎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 ...

流坑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老实圪垯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11:08
流坑图片

流坑摘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13:10
流坑摘图

流坑摘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13:14
流坑摘图

流坑摘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童 发表于 2012-9-14 13:20
流坑摘图

流坑摘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0 0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