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75|回复: 5

346、七绝.说漯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树人 于 2013-12-30 10:04 编辑

346、七绝.说漯河
20131230
日)
  许树人
平野难兼沙澧水,
依堤开建桂林河;
楼亭桥舫皆如画,
风雨千年精彩罗。
附:

   漯河,是沙河和澧河交汇的地方,小舟傍水,绿柳沿堤,颇似南方水乡……有一篇《漯河赋》这样赞美它——
   漯河,因水得名,依水而兴。古来商埠之地,今日食品名城,居中原之中,四方辐凑;融南北之萃,物阜民丰。
沙澧二河,汇于此地,蜿蜒东走,入淮河,通江达海;

水旱码头,显于当年,商贾云集,曾几度,繁华风流。
漯河历史悠久,古迹星罗。贾湖遗址,蜚声中外,
出七音骨笛,启华夏文明之先河;
隋朝商桥,屹立千年,驮古今沧桑,为中华拱桥之典范。
汉魏更替之碑,史称三绝:
春秋楚王之台,名日章化。
汉初樊哙,以建国之功,封侯舞阳:
中兴刘秀,率郾城之士,突围定陵。
孔子思归之处,风雪飘舞;许慎安眠之冢,芳草青青。
清波涟涟,有狄青饮马之湖;
北风呼啸,慰杨公再兴忠魂。
商桥鏊战,郾城大捷。
  此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兵家必争之城

     关于漯河地名的由来,有资料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了。因其临近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到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

     86年城市升格之后,有三县一区,后来又调整为两县三区。分别是:舞阳县,临颍县和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一个老兵 + 3 情真意切!

查看全部评分

快乐妹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2-3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妹 发表于 2013-12-30 12:33
串门学习,听许大哥说漯河!

谢谢朋友支持、鼓励……
快乐妹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2-30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3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漯河说的真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老兵 发表于 2013-12-30 22:10
说漯河说的真明白!

谢谢老乡关注、赏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9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