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012|回复: 71

[综合] 【岁末论酒】 场院屋里初识君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1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角山翁 于 2015-12-17 19:53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60531_/singlePlayer.swf

                                   场院屋里初识君
                               __忆平生第一次饮酒

      我的故乡在鲁中的丘陵地带,新甫山之阳,汶水之阴的一个百十
户人家的小村庄。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少年的我是一名小小社员。
按照人民公社的体制,这个村是一个大队。又按自然居住的区域划分
为四个生产小队。我家住村东南角,是为第四生产小队。
       那时,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生产队就是最基础的核算单位。别
小视这个生产队,二三十户人家的生活都要依赖它。由于管理体制的
原因,社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劳碌一年,分红甚少。部分弱劳力
还要向生产队交口粮钱。因为一个工日只有几毛钱。
       生产队虽然穷,人们还是希望挤进队领导班子。当时流行着这样
的民谣,“队长会计保管员,穿了一身人造棉,人造棉是蓝的,看样坑
得社员的“。显然是负面看法,但也流露出觊觎之意。特别是农村宗族
观念很重,为了一姓的利益,就常出现权利之争。
       按照当时的规定,生产队每年年末换届选举。所以”拔了棉花柴,
干部再另来“。棉花是收获最晚的农作物,等到棉花桃摘净,就到了立
冬之后。等它的秸秆经霜枯萎风干了,就到年底了。这时才把秸秆拔
掉收起,作为柴薪分给社员。此时就意味着又要选队长了。

       那年年底,因父亲在外工作,大哥在城里读书,第四生产队要选
队长了,母亲就让我代表全家参加会议。那年我有十二三岁吧,个子
一米六多了,有点整劳力的气概了。
       会场安排在生产队里的场院里。所谓的场院就是打麦场。平整开
阔,堆垛着麦秸等草垛。右边是一条由村西岭上发端穿村而过的小溪,
常年有流水经过,在场院的南端形成一个沟湾,队里修一拦水石坝,
就把水拦在湾内,形成了一个塘汪,因为是长方形的,人们就叫它长
汪。水汪的水绿绿的,有一米多深。因常年不干涸,就有了一群群的
黄谷鱼花叉鱼在游弋,沿岸的泥浜里还会有黄鳝和螃蟹出没,是小孩子
们经常玩耍的好去处。也方便了场院用水和牛羊的饮用。
       场院的北端,坐北朝南建起一排土坯房,大概五六间。那房用土
坯垒砌,虽用麦草苫盖,檐口处用青砖飞了三层,小青瓦做了屋脊和
山墙上的龙谷。在当时的农村,这已是很气派的建筑物了。这就是场
院屋,供队部办公和看场人居住。西头是五六间牛棚,放置了木制
的牛槽,十几头黄牛拴在牛槽上。
       场院屋里是一个三间通房,中间放置着一个老式八仙桌,两边是
两把太师圈椅。靠南墙生着一个”憋来气“火炉,煤块在炉中燃烧,发
出”呼呼“的响声。人们陆续来到,就搬了长凳和马扎围炉而坐。等人
到的差不多了,当队长的三叔就把来监选的大队支部委员让到左边的
太师椅上坐下,自己就到右边边坐边清嗓,然后,挥手赶了赶眼前的
烟雾,开始作总结。无非是收入分配情况,副业收入,年终决算,工
值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和邻队比有哪些长处等等,社员听得极为认真。
大队支委也做了发言,主要是肯定成绩,讲明大队党支部的选举意
见。接下来就是选举啦。
      选举方式很原始,因为当时有很多社员是文盲。所以就用几只瓷
碗放在八仙桌上,碗上贴着几个候选人的名字,并有主持人再三确认。
大家同意谁就在相应的碗里投入准备好的黄豆粒。两个监票人看着这
些碗,等大家投完了黄豆粒,当场数好粒数。这样,很快选举结果就
有了。虽然有几个人没能如愿有点不高兴,但大多数人还是鼓掌祝贺。
因为这次选举意见很集中,还是由干了多年队长的三叔继任。三叔
做了一个表态发言,支委肯定了选举结果。三叔看了看屋外的太阳,
就说,时间不早了,快晌午了,队里已经打好了酒,炖了几个菜,兄
弟爷们在一起乐呵乐呵。引起了一大波欢呼声。
       大家七手八脚的又抬来两张方桌,摆放好条凳,这二十多人就
自由搭伙,年长辈分大的坐上首,按辈分而依次做好。我年纪小就坐
在下首,还要忙活着给上坐的长辈斟酒。
       那酒是散装的,有二十几个琉璃棒子瓶装着。保管员赵大爷昨天
推着一车地瓜干从城里酒厂换来的。

       这酒厂座落在县城的西边,在县上就是大企业了,县财政的纳税
大户。酒厂的水源是一口甜水古井,水质甘甜纯净。酿酒原料主要是
本地产的杂粮和地瓜干。经过加曲发酵,蒸馏出酒,存储勾兑,过滤
老熟,这就是半成品了。然后经过灌装设备灌装入瓶,贴上”新甫白干“
商标,就可以进入流通了。以其醇香甜美的质量,和低廉的售价,畅
销几个地区。酒厂还专门为县城和周围的群众开了方便之门,可以拿
地瓜干到酒厂直接兑换半成品散装酒,换算成现金要便宜的多。所以,
故乡真正的喝酒人都是在去城里赶集时,用褡裢背上一些瓜干,先到
酒厂兑换成酒,再去购买其它用品。
       这换来的酒,装在玻璃棒子里,迎着阳光看去,纯净透亮,晃一
晃,可看到些许酒花冒泡。打开瓶塞,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抿一口在
嘴,醇香满口,爽甜杀口。度数很高,五十度左右。大概可归于地域
文化型的酒类。故乡酿酒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著名的史前大汶口出
土的酒器可以作证。故乡人喝酒者众多,别说婚丧嫁娶的大事,就是
平常也都好这一口。除了劳作一天的辛苦酒,故乡人还喜欢喝卯时酒,
即早饭时也要抿几口,以解除疲劳,提神壮气。
       今天就算午时酒啦,而且是祝贺新领导的酒,平时就有酒瘾的壮
汉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不已。那酒从棒子里倒到锡壶里,再放在
一盆热水里加温。大家都知道喝冷酒手会抖,其实酒里含有少量甲醇,
甲醇积累到量就会使人患病,双手颤抖不已。但经过三十度以上的加
温,甲醇就会散发掉。那锡酒壶制作的很是精美,几乎家家都有一把。
这种锡壶很容易加热。酒杯就是当地博山瓷窑烧制的山水茶碗,一茶
碗大概装二两白酒。

      在嘈杂的说笑声中,每个人跟前的茶杯都斟得满满的,几个帮忙
的女劳力已把四大盆菜端上桌来,无非是莪子炖鸡,豆腐白菜,豆芽
猪血,芹菜炒肉。这时三叔端起酒来,感谢老少爷们的信任,今天要
喝好吃好呀!于是大家都站了起来,齐举酒杯,看到三叔一饮而尽,
大家也仰脖而饮,大多数都干了第一杯,只有几个酒量小的打了埋伏。
我随着大家的热情,也把酒杯举起来了,可是,我今天可是第一次喝
酒啊!以前只是看到爷爷总喜欢摔打着小酒壶,惬意的抿着喝,喝着
喝着,还要唱几句《捉放曹》,那豫剧字正腔圆的。我邻座是个赵姓
的大哥,他连忙对我说,男爷们哪有不喝酒的,来,我们俩来一口。
我鼓足了勇气,屏住呼吸,猛的啜了一口,顿时,剧烈咳嗽起来,酒
辣呛了嗓子。惹得满桌的叔伯大笑不止。我赶紧去菜盆里夹一块豆腐
压一压。有了第一口的辣呛教训,采取了慢慢品啜的方法,徐徐地
喝下,果然畅快多了,慢慢地品出了这酒的味道。醇厚,香甜,有点
辣,回味悠长,还有一点新粮食的滋味。渐渐地,胃里温热熨帖,头
脑敏捷兴奋,一股舒适的热流在血脉中流动着。哦!难怪有那麽多人
爱喝酒,原来这就是酒的味道!我体验着第一次饮酒的美妙。

       人们已喝到酣处,由集体共饮转入单挑独对。先碰为敬,轮流给
大队支委和新任队长碰杯。帮忙的女劳力不停的把瓶里的酒倒入酒壶
加热,然后送到桌上。四盆菜也添加了好几回。只听的杯杯相碰撞的
叮当声作响,一轮下来,看那空瓶子已经在门后成了堆。
       酒至七成,个个脸放红光,喜笑颜开,那话就多了起来,那嗓门
就高了许多。三叔先发制人,就和大队支委划起拳来。那精彩的拳令
就是艺术。”哥俩好啊,好到底啊。三结义啊,兄弟亲啊,四魁首啊,
六六顺啊,呵呵,你喝酒啊!“其他人也各自找到对手,比划起来。
我听着这像蛤蟆汪的一片叫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何为输赢,不知
基本规则。赵家大哥见我一脸尴尬,就悄悄地告诉我基本的规则,和
一般的技巧,他说关键是头脑清醒,指法灵活,找出对方出拳的规律,
采取措施反制,就会赢多输少。还告诉我一些人划拳赖人的惯用手法。
我听得很开心,当场和他比试一下,几圈下来,输多赢少,和老手相
比,这技巧还嫩着呢。输了拳,喝酒就很痛快,一茶碗的酒,被我几
气就喝了个精光。心里还有些得意,虽然还不会唱调,手指头不听使
唤,可我毕竟明白了划拳的奥妙,也让赵哥喝了不少酒。

       太阳慢慢西移,一缕缕阳光透过门窗的玻璃斜照进场院屋里。喝
酒的人们叫喊声渐小,有几个已经不胜酒力趴在桌上呼呼而睡。头脑
清醒的就喊”赶紧上饭,吃饭走人啊“!于是,发面馒头就摆上了桌,那
几个喝多了的饭也不能吃了,清醒的抓起馒头吃了起来,盆里的菜也
捞个精光。帮忙的又倒了一些茶水,大家喝了茶,就起身告辞,清醒
的扶着喝醉的相随而去。
       当此时,我只觉得飘飘然,晕乎乎,有一些头重脚轻。可心里还
是很清楚的。我和赵大哥走出场院屋,外边的太阳是那样的艳,小北
风微微刮着是那样的清新。长汪里的水早已结冰,像碧玉一样闪烁着
光芒。有几个孩童在冰上边滑冰边抽着陀螺,那陀螺就嗖嗖的转个不
停。拴在牛槽后边的牛,瞪大着眼睛注视着醉酒的人们。场院上堆着
的几垛麦秸垛上,一群麻雀在欢叫着。

      似水流年,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我已从一个懵懂少年沧桑
为华发满头的老翁。但第一次饮酒的画面总在心头萦绕,那场园屋的
情节总会伴在身边。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个中多少酒场,多少美酒
琼液已模糊了记忆。可是,故乡的酒,故乡的场院,故乡的父老乡
亲,永远都珍藏在心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22人气值 +86 收起 理由
花愫 + 2 赞一个!
卧龙盎然 + 3 大赞!
缺心少肺 + 4 赞一个!
素魄 + 5 赞一个!
大漠思宇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场院屋里初识君 佳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半角山翁 + 3 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场院屋里初识君 佳作!
发表于 2015-12-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清云淡 于 2015-12-17 16:51 编辑

喜读半角朋友别开生面的:_忆平生第一次饮酒,生动自然,绘声绘色,使我们如亲临其境,特别是图片让我们仿佛回到:人民公社年代,音乐勾起无限思縤,,,,,,故乡的酒,故乡的场院,故乡的父老乡
亲,永远都珍藏在心里。
      
为朋友佳作大赞一个!
鹿泉居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2-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2-1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劲赏佳作:农村的风俗描述让人身入其境的感觉?那喝酒的场面好壮观!
赞!!!
冬至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2-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2-1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佳作,晚上好!
不老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2-1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香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2-17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