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254|回复: 3

[求医问药] 关于中医认识上的一场混战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5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韩友文 于 2016-7-13 18:56 编辑

关于中医认识上的一场混战手记  

(翻腾旧硬盘,偶见几年前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几条手记,晒出来见见天日。韩友文)


1.        科学,是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客观认知与阐明解释。

2.        医学,是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下来的。由古代的占卜巫医,到现在的分科医学,都是扬弃错误、探索真理而发展起来的。

3.        宏观看,医学就是防病治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如强行分类,可以历史性纵向划分成: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也可以地域性横向划分成:西医和中医,或藏医、蒙医、苗医、以及印度医学。

4.        医学的历史发展,总是由经验认识积累,进而通过实验验证,一步步总结,提出假说并建立起理论体系的。

5.        医学,由古代的神学和巫医,发展进化至今,全赖排除那些非科学东西,逐渐巩固提高而壮大起来的。

6.        欧洲放弃了“放血疗法 ”;中国也不再烧符、念咒、驱魔去治病;这都是医学走向科学的历史脚步。

7.        地域性医学的经验很宝贵,对医学发展也有不少贡献。但是,缺少现代数、理、化、生、基础科学的支撑,难以进一步发展,只能作为一种经验医学而存在。

8.        中医的“辨证施治”,是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符合辩证法。但却缺乏科学理论根基。

9.        至于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各养脏腑一经等说法,只能算非科学的牵强附会了。是应当扬弃的。死抱着老祖宗的某些话语不放,有时会悖离真理的。

10.    现代医学已经纳入现代科学总体系中。以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病理、免疫、生态、心里、……诸多学科科学为基础或交叉,仍在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之中。

11.    相对而言,中医比较守旧。只讲“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少有发展。除了祖宗流传下来的几部著名医书,我们中医界能拿出什么样的中医理论巨著?

12.    我们有些人,动不动就称:“中医是国粹”,“博大精深”。谁若是批评中医,就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不爱国”。这样不好,要知道,乱扣大帽子是理亏的表现。

13.    抱残守缺,死守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汤头歌诀、……不放,标榜爱国,发扬国粹,实际上却葬送了中医!

14.    中医不能靠国家政策恩典来喘息活命。要靠自身的科学发展,勇于抛弃那些非科学部分的理论和技术,跟上现代医学的步伐,才能扭转中医的的不景气低迷现状。

15.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剖析中医中药,使中医脱离传统束缚,跟上时代,是有良知的中医界的爱国重任!

16.    要说科学,也并非西方的专利。中国说“天圆地方”是错误;西方的“地心学说”也并不高明多少。不过错了能改,就会前进

17.    结论:医学是科学。而且只有一个。按地域划分出西医和中医,本身就不科学。医药科学理论不能是虚无缥缈的,是能经得住实验和实践客观考验的。各个国家和各民族行之有效又可重复的医药实践,都应当进行科学总结,纳入统一的现代医学体系之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真诚永恒 + 5 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永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7-15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肖拉兹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7-15 0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7-1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关于中医认识上的一场混战手记,周末问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