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595|回复: 7

[文化] 电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4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电     神 <><>                                    
       民间传说中的电神,也称金光老母。雷公庙里,奉祀雷神的同时,也常常奉祀电母,因为,雷电关系太紧密了,二者难以分离。雷神最初为兽形神,是无所谓雌雄的。以后,逐渐人神化,为力士状,成为男性神,俗称雷公。中国古人既好把崇拜物加以神话,又好把诸神世俗化,道教和民间中的不少神仙被配成了对子,组成了神仙的“家庭”。如玉帝和王母,龙王和龙母,灶王爷和灶王奶等等,即是。
       雷公也是如此,宋人徐铱在其所撰《稽神录》卷一中,记载了一位村姑被雷神所娶之事,并称雷神“亲族甚众,婚姻之礼,一同人同”。南宋洪迈也记有“雷母”事,雷母形象为: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良久云气斗暗,震电闪烁,遂去不见。
        至今,中国民间仍然有雷电分工之说。电光先行照亮一下该击打的对象在什么地方,雷神再准确地震击。闪电大概是起着探照灯或照明弹的作用。不过,如此神通广大的雷神竟然需要借助于闪电,才能看到要击打的对象在哪里,这也实在讲不过去了。
          中国民间信仰中,雷神称公,是一男性,地神称母,是一女性。不过,在古代的神灵信仰中,电神竟然是男性。清代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七,云:“今人称电神曰电母,古人则称电父”。并引《三国志.魏.管格传》裴松之注引《管格别传》为证:“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使召雷公电父,风伯雨师”。雷电风雨之神,在当时的民间信仰中,都是男性,或是人们认为,这些奔走驰骤之事,都是“男人的事业”吧。
        随着神灵的人格化和世俗化,电神风神,都变成了女性。大概电和风,具有“轻灵”之性,而“轻灵”似乎是女性的特点。与雷神密切配合的电神,更似乎成了雷公的配偶,同时,也是雷神的辅神,这也符合我国古代“贤妇相夫”的传统观念。
        《宋史.仪卫志》,一云:“殿庭立丈,本充庭之制。......雷公电母旗各一,分左右。”《元史.舆服志》,二云:“电母旗,青质,赤火焰脚,画神人为女子形,缥衣裳白挎,两手运光”。
         用雷公电母形象,旨在显示威肃之象。可见,宋元国定的电神,也是女性形象。“两手持镜”代表着闪电,这也是古人颇为滑稽而奇特的想象力。以为闪电的亮光,有若镜子反射的日光,所谓“两手运光”,这种形象成为闪电娘娘的标准像。后来,电母又被加上了姓名,再塑的电神像,面貌更似女人,相貌端庄典雅,两手各拿一铜镜,号称电母秀天君。
          电母这一形象,作为雷神的助手,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曾经出现。《封神演义》还将电母说成是金光圣母。明代著名书坊主、雕版印刷出版家、通俗小说家、评点家余象斗所著《北游记》卷四,又把电神说成朱佩娘,雷神给了她雷电镜两面,雷神打人时,电母“先放电光,照得明白”。电母作为雷神的配偶或属神,每每与其他气象神合祀。如兰州著名的道观金天观,进入正门,即为雷坛,正中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侍立其下。
          现代,竟然有人拍摄了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曾经一度火热。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塞尔维亚人尼古拉.特斯拉,他一手将人类送入了电气时代。他大学毕业后,到了美国,加入了爱迪生的团队,帮助改进了电机。后来,他自立门户,开发出一整套的交流电系统。他也是最早开发出无线电通信的人之一。他与爱迪生一起亲手缔造了电气时代,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但,他的后半生却饱受非议和嘲笑。
           现在,电能的普遍使用,造福于人类,这充分说明,电神并没有被人们遗忘。

点评

从神话到现实,电神为百姓造福!  发表于 2022-4-25 05:33
发表于 2022-3-2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四味老师的转载。  
发表于 2022-3-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转载介绍!晚上好!
发表于 2022-3-25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迪生的确发明了许多电器、电灯等几十项。
发表于 2022-3-2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转载。
发表于 2022-3-2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友的转载介绍。
发表于 2022-3-25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分享佳作!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8 0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