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8

[文化]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附埃尔诺《致中国读者》)                                                       

                                        瑞典学院在北京时间10月6日晚7时宣布,82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获得了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安妮·埃尔诺。摄影:奥利维尔·罗勒。图片:祖尔坎普出版社
她是继2014年获奖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之后,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法国人,也是历史上的第16位法国得主。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马茨·马尔姆说,埃尔诺是因为“她用以揭示个人记忆之根源、疏离和集体抑制的勇气和临床敏锐度”而获授诺贝尔奖的。
埃尔诺将自传和文学引人注目地融为一体。2000年出版的《事件》(Annie Ernaux)回忆了她23岁时自行堕胎的痛苦经历。2008年的《岁月》(Les Années)则为她赢得了评论界的极大赞誉。

去年该奖表彰了阿拉伯裔坦桑尼亚旅英黑人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后,瑞典学院今年将注意力转回了欧洲。
大部分人对埃尔诺其人不熟悉。但她的书《一个女人》和《悠悠岁月》在我国曾有出版。
《一个女人》,[法] 安妮·埃尔诺著,郭玉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法国当代女性小说系列之一,定价:12.80 元

《悠悠岁月》,[法]安妮·埃尔诺著,吴岳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05月,定价:39.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经购入了埃尔诺的三本书:《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和《一个女孩的记忆》,预计年内上市。
今年开奖前,确有人发起行动,呼吁表彰不久前遇刺重伤的印度裔英美作家萨尔曼·鲁什迪。但瑞典学院在顺应外界压力上素来表现得非常勉强,鲁什迪的中后期作品也并不出色。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然排在西方赌博网站赔率榜的前列。但美刊《新共和》年年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记者亚历克斯·谢泼德10月3日发誓:“如果村上春树获奖,我就吃一件他花哨的短袖汗衫。”
按照惯例,颁奖典礼将于今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届时,除了证书和奖章,埃尔诺还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这笔钱现合人民币642万元。
从1901年到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共颁奖115次,119人获奖,其中妇女17人。
最年少的获奖者是1907年41岁的拉迪亚德·吉卜林,最年长的是2007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他们都是英国人。
今年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周年。
莫言以后的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下:
2013:艾丽斯·芒罗,加拿大短篇小说家
201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小说家
2015: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记者
2016:鲍勃·迪伦,美国歌手
2017:石黑一雄,英国小说家
2018: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小说家
2019:彼得·汉德克,奥地利戏剧家和小说家
2020:路易丝·格勒克,美国诗人
2021: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小说家
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安妮·埃尔诺致中国读者
二〇〇〇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中在那里漫步,在一些把脚紧裹在小鞋里的女人、背上拖着一条大辫子的男人当中。晚上,我常常以为看到了被夕阳映红的云彩里的长城。后来,与六十年代的少数法国人一起,我以一种抽象的、没有画面的方式,经常把它“想成”一种统率着十亿不加区分的人的政治制度。当然,在最近十年里,一些影片、纪录片、书籍,改变了我简单化的观点,但只有在这个五月的早晨到达北京的时候,这种由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杜撰、虚构的描述所构成的模糊一团才烟消云散。
我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我怀着一种亲近的感觉想到“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我看到的一切,在卡车后部颠簸的工人,一些在公园里散步的——往往由一个祖母、父母亲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和我当时正在撰写的、你们拿在手里的这本书产生了共鸣。在中法两国人民的特性、历史等一切差别之外,我似乎发觉了某种共同的东西。在街道上偶然与一些男人和女人交错而过的时候,我也常常自问他们的生活历程是什么样的,他们对童年、对以前的各个时期有着什么样的记忆。我会喜欢接触中国的记忆,不是在一切历史学家的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是他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
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小说《悠悠岁月》——译成你们的语言使我充满喜悦——能使你们,中国朋友,接触一种法国人的记忆。一个法国女人的、也是和她同一代人的人所熟悉的记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的记忆,在各种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方面,比他们几个世纪里的祖先有着更多的动荡。一种不断地呈现一切事件、歌曲、物品、社会的标语口号、集体的恐惧和希望的记忆。它根据对从童年到进入老年的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的凝视,同样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一种生活的内心历程。在让你们沉浸于这些你们也经历过——也许不一样——的岁月的时候,愿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
(本文是埃尔诺为《悠悠岁月》中文版所写的序言。吴岳添译)

发表于 2022-10-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遨翔天地间老友报道: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上午好
发表于 2022-10-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遨翔天地间老师的转载。
发表于 2022-10-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 2022-10-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洞 于 2022-10-9 16:26 编辑

    是的,埃尔诺女士,“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可我们又确实是在这个世界的不同地点,我们又相距的那么遥远,因此我们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而又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相互之间才需要更多的交流沟通,读你写的书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文化的交流,价值的沟通是真正促进和平,民主的途径。枪炮的嘶鸣,火与血的拼杀是野蛮,邪恶的,可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
    用笔驯化枪,用文明阻止战争,更是文学家的职责所在,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努力。
     祝好运!
发表于 2022-10-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洞 发表于 2022-10-9 12:42
是的,埃尔诺女士,“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可我们又确实是在这个 ...

今年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周年。
发表于 2022-10-10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转载报道。
发表于 2022-10-1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分享!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