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3

[文化] 舞剧《咏春》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非遗”焕新讲述“深圳故事”,舞剧《咏春》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深圳特区报|深圳特区报官方账号2023-06-22 01:49:22发布于广东


“震撼!惊喜!传承!”“好!非常好!非常非常好!”6月21日晚,也是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前一天,讲述以“深圳精神”致敬平凡人英雄故事的舞剧《咏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深圳之名,舞出“青春之城”的精气神。这也是继今年4月《咏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场、5月《咏春》片段登陆华表奖颁奖典礼舞台之后,《咏春》梅开三度,再赴首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晚,中外嘉宾一起观看了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的原创精品舞剧《咏春》,驻华使节纷纷点赞《咏春》,既用深圳设计活化了广东“咏春拳”和“香云纱”“双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和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用舞武之美讲述深圳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乃至中国故事。

舞剧《咏春》剧照。

至此,舞剧《咏春》全国巡演计划已过半程。长沙、东莞、珠海、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南京……《咏春》叫好又叫座的市场表现和业内肯定,也将深圳推向中国艺术舞台的高光,自信亮出岭南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舞剧《咏春》秉持新的文化使命,突破性地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舞蹈,用“深圳文艺+深圳设计”赋予其全新脉动,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舞剧《咏春》剧照。

植传统文化,“深圳设计”推动“双非遗”焕新

6月7日、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开放包容,守正创新。舞剧《咏春》创新性融合了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编剧,韩真、周莉亚执导,以“深圳文艺+深圳设计”回望过去,赋予咏春、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遗全新脉动,推动两个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链接传统与现代,为深圳舞台剧树立新的标杆。“深圳文艺”大胆创新,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深圳设计”活化非遗香云纱,为《咏春》提供服装、道具、视觉支持。

荷兰国防武官 Allard Wagemaker认为,此次推介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方式,事实上,他正想亲自前往深圳,而这次推介活动正好为他的访问做了更多准备。此外,他还表示,舞剧《咏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次绝佳机会。

80后观众姜天骄在《咏春》演员演出结束返场时,站起来挥手喝彩,首次刷《咏春》的她表示,观看后特别震撼!她说,以前更关注深圳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这次更加深了对深圳文化发展的认识,特别是通过舞剧《咏春》,看到了“咏春”和“香云纱”两大国家级非遗文化,感觉《咏春》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舞美,还是武舞融合等,都很专业,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转化和表达,也重新认识了深圳,了解了深圳文艺正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正赋能深圳城市发展。

许多观众表示,《咏春》传统但又不那么传统。以咏春拳为代表的武术是传统文化大IP,蕴含了民族文化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主张。“香云纱”则代表了揉织的乡愁、岭南生活风貌。舞剧《咏春》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 用“深圳设计”活化香云纱,让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散发浓浓的岭南风味并以开创性的艺术表达讲出一个链接传统与现代、富有时代活力与深圳城市精神的“逐梦追光故事”。

“审美”即“生产力”:创造跨越中西的“国际审美”

“太惊艳了,把武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舞中带武,武中有舞,赞!”舞剧《咏春》中“叶问”一路闯关,台上的光线追着他,动作干净、利落,身上的那种黑色不是沉默的,反而更加能让人捕捉到一招一式的美感。无论是在现场亲眼看过演出的观众,还是在B站跨年晚会、华表奖颁奖典礼上欣赏过《咏春》片段的网友,千言万语,对《咏春》的评价可以浓缩为一个字——“美”。

本次“深圳故事——以春之名·看见深圳”主题推介活动主题亦是一个“美”字。活动主要包括“深圳故事”主题推介和舞剧《咏春》演出两部分。主题推介活动以深圳品牌主题展演为主要形式,通过深圳元素的沉浸式氛围营造,融合深圳优秀品牌产品的应用场景,全方位阐释和推介“深圳故事”,呈现深圳的“国风之美”“科技之美”“时尚之美”“山海之美”“城市之美”“舌尖之美”。

“没有想到,除了科技,深圳还有如此精美的传统文创产品!”现场多位驻华使节都表现出了对香云纱独特质感的爱不释手,由衷感叹。

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曾在25年前到访过深圳。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为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的深圳发展变化而惊叹。“发展是要跟着时间的马车往前走的,而这就是深圳一直在做的事。”

上周刚从深圳回来的塞舌尔驻华大使安妮 ·拉福蒂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深圳这座城市印象深刻,来到这场活动,我十分开心,再次亲身感受深圳的城市魅力。”

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贸易专员莫纳·马托到过深圳,并且热爱深圳,他说原因之一是深圳的海岸和沙滩让他想起自己的家乡。此外,深圳的高新技术也是吸引他的因素。他了解到,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之城”,具有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平台,他希望在数字产业领域向深圳学习“取经”,并期待未来与深圳能有更多合作。“今天这场活动生动展示了深圳形象,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深圳故事,实际上,我们十分关注深圳的发展,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合作。”

在这个“审美”就是“生产力”的“眼球经济时代”,谁能创造跨越国界的审美,谁就将赢得传播的先机。美不仅是“美”,也是通向真和善的路途之一。4月国家大剧院演出后,舞剧《咏春》专家研讨会在我国舞蹈专业的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举行。会上,《咏春》得到了国内文体艺术界的众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更是表示,“《咏春》这部作品的出现,带来的震撼力是整体性的。它对我们当下中国舞剧创作的审美走向、审美力量,带来一次重新的评估。”他认为,《咏春》是中国舞蹈走向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专家们对《咏春》报以期待,希望深圳能以该剧为契机,在国际演出市场上打开一扇门,让这部兼具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范,既能看到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的气象万千,也能感受到中国武术斑斓多姿的作品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声音。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也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城市展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了我。”曾多次到访深圳的卢森堡大使俞博生表示,《咏春》整场演出非常不错,不管是音乐节奏还是其他各方面都让他留下深刻印象。两国文化深入交流,《咏春》能够让卢森堡的人民更多地了解深圳,了解中国,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

“青春之城”的文化担当,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

深圳首演后走向全国的第一站,3月17—19日,《咏春》在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首场演出便吸引了约2000位观众到场观看,并在该剧院排期的三十多个展演项目中,位居销售榜首,尤其得到了年轻观众的热烈反馈。随着巡演日程的推进,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关于“咏春”话题的热烈讨论与日俱增,观众用丰沛的“表达欲”讲述着一票难求的热度和多次返场的感动。“春”之脚步从南到北,这部诠释岭南文脉,呈现深圳文艺气派的作品,连接起了观众对于文艺精品的文化情感共鸣。

舞剧《咏春》剧照。

有观点认为,舞剧《咏春》强大的“破圈力”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心诠释,更是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站在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新起点上,要把准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辟文艺新境界。”该剧总编导韩真说。

在传统与现代的联结中,《咏春》照见了时代的倒影。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咏春》将非遗文化与岭南民俗风情无缝对接,融合多种武术和舞蹈语汇,这样突破性的表现方式“将为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深圳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而“深圳出品”,亦着墨于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立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经历,深圳不断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软硬件方面不断投入涵养文艺生态,政策措施配套齐全培育青年文艺人才。舞剧《咏春》巡演排期密集,高强度的舞蹈和武术动作,对于演员的体力与精力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然而,来自深圳歌剧舞剧院的青年演员们仍冲劲满满。常宏基、张娅姝等主演都会在巡演的每一站,通过朋友圈、社交平台账号记录下在不同城市、台前幕后收获的感动。很显然,照片中的他们是年轻的、热烈的,是享受舞台的,是意蕴满满的。正如他们出发的这座城——深圳,青春而火热。

舞剧《咏春》剧照。

对于《咏春》台前幕后的艺术工作者,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协主席、《咏春》编剧冯双白这样评价:“深圳的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他们是真正地把自己沉浸在传统文化的世界里,真的出拳,真的发力,真的互相击打,因而在舞台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舞剧的一种质感,这种质感也决定了舞剧《咏春》的独特审美,这一点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何曾离去,未来已经到来。当“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大浪淘沙,“深圳出品”名片随之出圈,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城市品牌符号的塑造。

(原标题《“双非遗”焕新讲述“深圳故事”,舞剧〈咏春〉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文艺为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深圳出品”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编辑 张玉洁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一平




发表于 2023-6-2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
发表于 2023-6-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遨翔天地间老友转载介绍 舞剧《咏春》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